【特别关注】孵化器+众创空间=?—孵化器行业人:韩宝富

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 韩宝富
 
1、众创空间是孵化器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
从定义上来看,孵化器本义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。后来引入经济领域,指一个集中的空间,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,提供资金、管理等多种便利,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、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,以推动合作和交流,使企业做大。
而众创空间的提出,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新模式、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新局面,为全民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。众创空间是一个统称的名词,是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、便利化、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。
应该说孵化器的内涵和外延比众创空间要广,众创空间是孵化器组成的一部分内容,或者说是形态之一。

INNOCLUB
漕河泾创营

 
2、众创空间是孵化器发展的阶段性产物
 
从两者异同点来说,中国的孵化器首先是政府主导的产物,由政府或国有企业兴办,不是市场自发的。而国有性质的孵化器有几大特点:首先必须是高科技含量的,因为火炬计划就是以高科技为基础而制定的;其次,政府办的产业讲究形象和规模,所以孵化器量大面广;国有孵化器的运作要求比较规范,有特定的上级管理部门和年度考核,并给予很大的政策支持,保证了孵化器健康发展,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,民营孵化器也在不断地加入这个队伍;国有孵化器盈利模式单一,以政府采购和租金收入为主,对孵化企业进行持股和投资困难,难以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;最后,国有孵化器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,比如漕河泾科创中心的许多政府功能,如“双信双无”的融资平台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后向国内外拓展的产业转移和国际化功能,这些都是众创空间难以做到的。
反观众创空间的出现,基本上是市场导向的,经济效益是它主要的关注点,所以规模会比较小,在点上做专做深,面上铺得不开;规范化上没有可视化的考核成绩,从国家层面去获取支持有一定难度;在社会责任方面承担的也不如国有孵化器那么多。
最后再提到众创空间的盈利和运作模式,可谓百花齐放,有培训辅导的、活动聚合的、媒体包装的、投资驱动的等等,和培育企业结合比较紧密。众创空间的培育期比较短,基本上在3-6个月内引进投资商完成注资,一般通过举办推介会或路演之类的活动来找到投资,或者自身去投资;还有就是通过培训的方式,这在国内比较少,美国就比较多,比如说著名的Y Combinator就是以孕育创业公司为目标的,3个月为周期,阶段性地去培训;再来就是包装媒体,比如说36氪、创业邦等;最后也是大家熟悉的一些转型的地产商,通过帮助找到投资人作为增值服务来提高租金赚钱。总的来说还是通过投资商来获利,商业模式还是比较清晰的。
 
 
3、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一起构成了创新创业生态
从关系上来说,众创空间+孵化器=双创生态,两者共生借鉴、融合补充、各负责任。众创空间专注创新的最前端,激发创新的种子,追求的是把一个新想法做成新产品,众创空间就是协助创业者将想法变成样品的平台。
而传统孵化器更加全面,着重建立“创业苗圃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”的创新服务体系,不仅为创业者提供零成本的创业环境,还通过物理的空间和相对完备的孵化服务体系让创新种子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,并且推动上市,这是一个全产业链的过程。比如漕河泾科创中心,服务向两端延伸,形成了从技术转移、项目培育、企业孵化、企业加速、产业推进到产业转移的覆盖全产业链的接力式创新创业服务体系。
事物都是与时俱进的,不跟着潮流走就会死掉。现在是创业大热的时代,在时代的潮流中,漕河泾不光在思考,也在积极行动。不仅和民营企业合作,在宝石园和科技绿洲内也引入了founderspace、思科、rockspace等几家顶级国际品牌一起合作开办众创空间;另外漕河泾创业中心的整层四楼也被提供给初创者实践自己的梦想。
 
 
4、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最终将高度融合、殊途同归
从未来发展趋势上来说,首先,国有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会并存一段时间,毕竟中国还没有完全市场化,没有进入到完全竞争的状态,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还有各自的使命。
其次,众创空间缺少相关配套政策,许多事情还是要由国有孵化器承担,国有孵化器是政府功能的延伸。
最后,国有孵化器未来将会更加市场化,规模也会相应调整。而众创空间会从强调经济利益慢慢转向考虑社会效益,这是任何一家企业做大做强后都会考虑的方向。
两者殊途同归,那时也就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充分发达的时候,两者将会互为市场的主体。不管是国有的、民营的还是混合的,都会更加市场化,互为补充,相互促进发展。
 
 
(转自《中国孵化器》《孵化你我》)

附件下载: